PM2.5新标准出炉 日均浓度限值0.075毫克/立方米
PM2.5新标准到底准不“准”?
11月15日,环保部公开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正式向全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最大调整是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收紧了PM10、氮氧化物等标准限值。
据环保部科技标准司负责人介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污染物项目限值的设置,综合参考WHO提出的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目标值制定了标准限值,同时,也考虑了我国当前实际环境形势。将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与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符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管理的需求。”
感官与数据显示差异大的原因是什么?
至于缘何公众对于优良天气的感官感受与空气污染指数常有背离之感,这位负责人说,原因有多个方面,但PM2.5未纳入强制考核范围是造成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PM2.5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已经被科学证实,近年来我国PM2.5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这位负责人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修订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以保护公众健康为最主要目标。
近年来,灰霾已成为中国不少城市面临的最大污染问题,而PM2.5又是其中的关键。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当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相对湿度小于90%的情况为灰霾。对此,著名大气环境专家张远航表示:“珠三角的灰霾来自大气中PM2.5的消光作用,气象因素是外因,大气复合污染还是主要因素。”
中美数据差异大到底哪个标准才“准”?
从美国大使馆网站上公布的监测显示,在11月29日凌晨1点—7点,美国驻华大使馆空气质量实时监测发现,北京空气中PM2.5含量在45—52微克/立方米之间波动,空气质量指数(AQI)是117—128,分级为“对敏感人群不健康”;到晚上23点,PM2.5含量增加到15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指数为205,分级为“非常不健康”。
对此,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认为,这两者没有可比性。也就是说,中美采用了不同指标来量化评价空气质量:北京用的是API(空气污染指数),根据是PM10,美国大使馆用的是AQI,根据PM2.5,两者无法直接比较高低;美方数据是单一监测点,一小时数据,北京环保局数据是全市27个自动监测点,24小时的平均值。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