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怎样形成的
近年来,40岁以上的脂肪肝患者明显增多。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成人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10%。脂肪肝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
根据不同的病因,脂肪肝如何分类
脂肪肝有很多类型,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营养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和妊娠性脂肪肝等。目前,前四种类型的脂肪肝比较多见,而后两种类型的脂肪肝则比较少见。
1.营养性脂肪肝: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都可以形成脂肪肝,而当前由营养过剩引起的脂肪肝比较多见。有人认为,只要不吃肥肉,少吃油就不会得脂肪肝,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人体在营养代谢的过程中,不仅是动物脂肪和植物油能在体内形成脂肪,淀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食物在体内通过生化反应同样也可以转化为脂肪。特别是当摄入的营养物质超过身体的代谢需要时,剩余的营养就会变成脂肪储存起来,然后可逐渐形成脂肪肝。这就是营养性脂肪肝形成的原因。
2.酒精性脂肪肝:酒精对肝细胞有一定的毒性,它可以使脂肪酸的分解代谢发生障碍,从而导致患者肝内脂肪酸的堆积。同时,酒精还可影响肝细胞对脂肪的代谢和利用,促进脂肪肝的形成。
3.糖尿病性脂肪肝: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从而使游离的脂肪酸显著增加,造成肝脏内中性脂肪的合成亢进,因而并发脂肪肝。
4.肝炎后脂肪肝:我国的肝炎患者往往只片面地加强高糖饮食,而不注意整体调节。由于肝炎患者多伴有肝功能减退,因而摄入高糖饮食后会使大量的糖进入肝脏,使肝脏的负担增加,使摄入的糖不能完全被利用,致使过剩的热量转化为脂肪沉积于肝脏,从而引起脂肪肝。再加上有些患者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造成肝脏内的脂肪酸过多,从而形成脂肪肝。据临床统计,慢性肝炎患者约有50%会发生脂肪肝。
脂肪肝有哪些表现与危害
除妊娠性脂肪肝外,其他类型的脂肪肝患者的病情均有慢性过渡期。由于肝脏代谢机能比较强,所以,有轻度脂肪肝的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时才会被发现。中、重度脂肪肝患者可出现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如上腹不适、恶心、厌食、腹胀、乏力、肝肿大、转氨酶增高等。目前,脂肪肝已成为一种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的常见病,其危害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可导致肝脏代谢失常:肝脏是人体内物质代谢最活跃的实质性腺体器官,它参与人体消化、排泄、解毒以及糖、脂肪、蛋白质等的代谢过程,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一旦肝内细胞被大量的脂肪所浸润使肝脏成为肝细胞变性的脂肪肝时,便会使机体对脂类的吸收发生障碍,使能量的代谢发生紊乱,从而降低人体对病原菌、病毒及其他致病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2.会影响其他疾病的恢复:脂肪肝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它多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这些疾病会因脂肪肝程度的不同而受到相应的影响。同时,脂肪肝也是造成许多疾病久治不愈或肝功能得不到恢复的原因之一。
3.会加重体内原有的病变:脂肪肝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有可能使其向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方向发展,使患者肝脏的损害进一步加重。